close
這兩天剛好和很多人聊到期末評語的事情。
每當期末,都是老師忙著給評語的時候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似乎評語一律都變成正面的字眼,即使是頑劣的學生,成績單上一律看起來都是個乖孩子。

某人皺著眉問我說:『我不能給他負面評語嗎?』
我說:『不行,現在學生抗壓性很低,他們看了會受傷;家長抗壓性很低,他們看了會抓狂。』
想想,其實也是「老師抗壓性很低」造成的,因為我們不想被投訴,說我們影響了小孩的紀錄、影響了小孩的升學、打擊了小孩脆弱幼小的心靈。

所以現在成績單上的評語,要吃翻譯米糕才看得懂。
當然,我一定要強調,有些孩子是真的熱愛運動、活潑開朗、愛好閱讀課外書。
但是,也常常有可能評語並非字面上的意思。
「活潑好動」=調皮搗蛋。
「愛好閱讀課外書」=上課常常被抓到在看別的。
「大而化之」=所有小節都沒在顧。
「有主見」=老師的話常常聽不進去。
「好交朋友」=朋友圈很雜亂、家長要小心。

大家就這樣活在漂亮的「語言」中。
我們不要說「謊言」,那些是經過修飾的好話,不是都說要「口說好話」嗎?

所以,所有殺人放火的青少年,在老淚縱橫的阿公阿嬤口中,都是「我孫子很乖」。做了歹事的年輕人,在傷心欲絕的爸媽口中,仍是『我兒子很會唸書、很會拿獎學金、不敢殺蟑螂』。

我不禁想,讓這些父母長輩總是看不清楚孩子的真相,
是不是我們老師們也是共犯結構之一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